香港又要多一所大学?会成为留学生新选择吗?
留学生活
2019-04-04

留不留学
干货、攻略、案例,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关注

前不久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了香港又多了一所大学——恒生大学。恒生管理学院于18年10月正式升格为私立大学,更名为香港恒生大学,成为香港第11所大学。

(图源HK01)

现在,香港又要多一所大学了?

明爱专上学院变身天主教大学?在香港成为一所大学标准是什么?

前不久,明爱专上学院的校长麦建华表示,他们最快下月初就进行工商管理学科范围的资格评审,并向学术及资历评审局递交申请,向升格迈出重要一步。

(图源HK01)

或许很多小伙伴会疑惑:“学科范围资格评审“是什么?到底升格大学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接下来学长为你介绍一下,升格大学的四准则:

四准则的重点意在考察院校:是否有能力管理大学规模的学生?是否有具备大学规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多样化?

目前明爱专上学院全日制修读学生已达1500人,正在进行学科评审资格认证。

然而这一步才是最难达到的。我们熟悉的香港教育大学,这一步走了接近十年!

教大十年正名路,“大学”名衔究竟多难拿?

说到拿大学的头衔,没有学校比教大更艰难。从04年教育学院取得其师资教育课程的自我评审资格,到16年5月终于获得“大学”名衔。教大这条升格之路,走了超过十年!

教大在07年6月申请正名大学,然而09年2月才得到回复称香港不宜设立一所单学科的教育大学,建议开办非教育学士课程”,他们认为教院只有教育类学科,学科过于单一,不足以被通过审核从而升格。

由此可见,要想在香港被称为“大学”,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够格的学科,还要够多样化!香港教育局对大学的课程多样化和专业度有着较高要求。

教资会主席唐家成(中)、秘书长安礼治(右)

及研资局主席华云升(左)

然而教育学院表示绝不认输!既然驳回的理由是学科单一,那就从现在开始拓展学科,直到获得认可为止!

他们确确实实这么做了。语文研究(荣誉)文学士课程,到全球及环境研究(荣誉)社会科学学士课程,还有更多学长都念不完名字的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相关的课程……教育学院花了接近4年时间来拓展学科,终于在16年通过了政府的审核,正式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

(图源HK01)

教大的故事不是没有作用的。无论是后来的树仁学院还是恒生管理学院,早就开始注意发展多元化的学科。恒管更是在8年内顺利获得“大学”头衔,成为香港恒生大学。

但是,伴随着专上学院的升格之旅,公众的重重质疑扑面而来。

学生忧虑:是否会导致大学泛滥?港校学历是否还有含金量?

恒大的成功升格,彻底激发了公众的不满与质疑。

他们愤怒地表示“本港大学越发泛滥”“大学生供过于求,文凭贬值”,甚至断言再来一所大学,香港教育就会毁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专上学院本身就有颁发学士学位的资格。从原则上看,无论后来有没有“变成大学”,都根本不存在学历贬值的情况。

同时根据《2022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到2022年,香港队涌有学士学位程度的人力资源将出现50800人的短缺“大学生供过于求”的说法实属刻板印象。

公众讨论热烈(图源HK01)

公众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过往大家对专上学院印象是:主打“小而精”,偏实用的教育路线。譬如东华学院主打医疗护理科目、仁大专攻新闻学等。公众担心学院升格时过分追求学科的多样化,会使其失去独有学科优势,陷入“多而滥”的教育同质化状态,拉低全港整体教育水平。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专上学院的升格之路,其实是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条出路。

升格大学,才能促进原有优势学科进一步发展

只有升格大学进行扩张,才有能力将原本大家都看好的优势科目继续发展,否则只会是死路一条。

以主打医疗护理科目的东华学院为例,东华学院校长表示,尽管医疗护理是他们的强项,但他们的课程偏实际应用,大部分均是临床为本,需要大量实验室作为授课空间。没有地方扩展和更多的教职员及财政资源,是无法进一步发展此强势学科的。

由于专上学院大部分资金来自学费,升格大学后吸引更多学生报名,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器材、场地等),提供更好的教育给后续的学生。

升格大学,其实能促进香港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

与专注学术研究的传统高校定位不同,专上学院更注重实用教育。升格不会使其定位重复,反而能更好满足实用部分的教育需求,更能促进香港教育结构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完善。

明爱专上学院的校长麦建华表示,学院主力发展的是本港科研成果落地阶段的下游研究,以务实应用和促进教育为宗旨。这恰好是本港科研教育的空缺处,总要有人擅长应用层面的工作。

校长麦建华表示这是进一步弥补本港教育空缺

(图源HK01)

然而院校要从事研究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例如政府发放的额外研究经费。自资院校的校资源仅仅来自学生学费,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公众所担忧在意的,和专上学院升格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希望进一步促进香港教育的发展,都是为在港求读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图源HK01)

专上学院升格成大学后,才能吸引更多学生报读,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教材、资金等),反过来为后来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填补香港教育结构中的实用阶段的教育空缺。这本质上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结构。

改进并非一朝一夕。这和香港的教育规划密切相关。能否产业化?公私之争如何解决?教育资金如何获取?这都需要政府、学校还有社会各界合力解决。


>>最新阅读推荐 

长按扫码,获取更多留学服务☟☟☟

留学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添加小助手微信Meeeercury进入留学申请互助群。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为你准备了留学资讯与干货,留言可直接查看。

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联系我们

内地总部
深圳市福田区天安科技创业园B座
400-632-8005
香港总部
香港荃湾杨屋道8号如心广场19楼
+852 62302196
最新资讯 留学干货一手掌握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