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点,香港2024施政报告发布!历经3个月、举办40多场咨询会、总共收到9500份意见书,香港2024施政报告终于发布了!

图源:香港01
这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在任内发布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本次报告以“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为主题,阐述未来一年香港的施政方针和措施。封面沿用绿色,代表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今年的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措施,其中涵盖了社会民生、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学姐将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都整理出来了,包括非本地生在港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感兴趣的就一起来看看吧~

打造留学香港品牌,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加强与中外院校合作
在教育层面,2024香港施政报告中有关非本地生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四点:
01 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
港府指出将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任主席,成员包括教育局局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等,目的是为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推动育才和科技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图源:紫荆网
02 留学利好!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还提出要推进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包括以下措施:
1. 扩招非本地生
将政府资助香港院校的非本地生限额由20%提升至40%,于本学年开始生效。院校可以视乎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录取更多非本地生。
2. 增加宿舍供应
推出学生宿舍先导计划以增加学生宿舍供应,鼓励市场以自资和私营方式改装酒店和其他商厦成学生宿舍。另外,政府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合适场地让市场建设新的学生宿舍。
3. 增设奖学金
推动香港举办更多的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提升香港院校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另外,也会通过奖学金等形式,吸引更多更多境外学生来港升学,特别是东盟及其它一带一路国家学生。
4. 开展双向公务员交流计划
香港将会与内地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开展双向公务员交流计划。
也就是说,香港院校又要扩招非本地学生了!港府也会增设宿舍,推动香港举办更多会议展览,增设奖学金等形式应对扩招计划。这对于25Fall想要申请香港院校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
03 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
政府已在北部都会区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本地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开拓更多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学教育城概念发展纲要」。

图源:香港政府
此外,香港都会大学已获接纳成为首间应用科学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将于今年成立,进行联动推广,加强与各地应用科学院校交流合作等,政府已拨款1亿元作为联盟的启动资金。
04 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发展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目前,香港只有2所高校开办医学院,分别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施政报告提出为增加医生数量配合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将邀请有意开设医学院的大学提交建议书。

图源:紫荆网
学姐之前也给大家分享过,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都有计划增设医学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相关详情:
一起期待一下是哪所学校会率先成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吧~

增加高才通大学名单,吸引专项人才和顶尖人才来港就业
在人才引进方面,港府也有不少新变化,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01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移民可以投资住宅物业,但该物业楼价须在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金额可计算入投资总额,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的上限为1,000万元。

图源:香港01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于2023年12月推出,该计划符合资格的申请人需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内在香港投资3000万或以上港元,可申请入境香港。此前的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存款证等金融资产和非住宅房产等。
02 革新各项人才引进机制
行政长官李家超指出未来五年,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为了建立优质人才库配合发展,将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具体革新机制如下:
1. 着重引进香港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包括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这也就意味着香港未来将会着力引进这几个方面的人才。
2. 增加高才通大学名单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新增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其中包括9间内地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
3. 延长首年签证
将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4. 吸引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就业
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目前还未公布新增工种,可参考以往的香港优才计划行业清单,,具体可戳下方链接查看~
5. 延长大湾区合作院校IANG签申请计划
港府在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允许香港本地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循「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申请IANG签证来港就业,有关安排为期两年。今年的施政报告指出将延长上述试行安排,为期两年。也就是在与香港合办的大湾区院校,如港中深、港科广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依旧可以在毕业申请签证来港就业。
6. 积极引入非本地医疗人才
积极引入非本地医生、护士和牙医以增加香港医疗服务人员缺口。港将会在明年提交草案,引入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辅助医疗专业人员。
也就是说,由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要继续“抢人才”啦~不仅延长签证,还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专项人才和顶尖人才来港就业。想要前往香港就业的同学要抓住机会哦~

增加与内地各项合作:支付系统互联,放宽旅游签,加强医疗协作
最近几年疫情结束之后,香港与内地又更多地开展社会经济合作,为方便两地居民友好往来,港府也将执行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01 推动香港支付于内地支付系统互联
为便利市民进行跨境交易和支付,香港金管局现正与人民银行推动香港转数快(FPS)与内地网上支付系统(IBPS)互联,未来两地居民可以进行实时小额跨境支付。另外,亦会落实香港注册银行的内地分行可以在内地发银行卡。也就是说,之后去香港交易支付方面就更加方便啦~

图源:香港01
02 恢复深圳一签多行、扩大一周一行试点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已向中央政府提出进一步优化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签注的请求,包括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及扩大一周一行个人游签注政策试点城市范围等,以增加入境旅客。

图源:香港01
03 加强与大湾区医疗协作
政府将加强大湾区医疗协作,通过粤港合作、扩大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至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利用医健通平台,扩大跨境医疗纪录互通等加速医疗创新产业发展,与大湾区加强协作推动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培训,与国际接轨。
以上就是香港2024施政报告中对非本地生比较重要内容啦~由于施政报告篇幅过长,剩余内容学姐就不在这里放出来啦~想要查看完整2024香港施政报告的同学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施政报告”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