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的offer空窗期,除了我全世界都有offer了
留学生活
2019-01-04

留不留学
干货、攻略、案例,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关注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换了无数祈福头像,删掉数不清的垃圾邮件,望眼欲穿地等待着OFFER的到来的时候,朋友已经开始在朋友圈像晾被子一样晒起了自己的OFFER「S」们。

凌晨刷着朋友圈,看着大神们还在面对着厚厚一沓沓TOFEL习题书奋笔勤书,自己却窝在被窝里,罪恶感油然而生,感慨自己要成为「失学青年了」…

……


这样的情绪,你是否也有体会?在申请季的忙碌和学习的强压下,你是否已经忘记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今天,我们就来这些糟情绪的源头——同侪压力。

  PEER PRESSURE 同侪压力  

简单可以理解成为,它带来的压力通常以比较、竞争等形式出现,更会让我们想要去追随同伴,做一些可能原本并不会做的事情,还会造成我们恐慌、迷茫等情绪的出现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说,她觉得自己太平庸。


她身边的学姐是这样的—— 学校模特社的创始人,两个月备考雅思出了8分,现在国外一所世界TOP 50的名校读着研究生。还有她身边的学长是这样的——大学期间拿了全额奖学金,是校辩论队的主力不说,近日还拿到了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名额。

 

她看着这些人,再看看自己。满脸的焦虑,似乎在无形的竞争中,她被悄然地比了下去。

人类大部分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决定,都是通过与身边的人对比的。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生来就有从众的心理,就算是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前期也是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判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然而,在这个年龄,我们很难为同龄人高兴,也很难为自己开心。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意的时候,反而是那些充斥着「丧文化」的玩意,让我们能有些许归属感。

  害怕自己被排斥、不合群  

面对被赶超、排斥的恐惧。我们往往都会很努力去迎合自己所属的群体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恐惧与同辈的“不一样”会导致自己被排斥,担心变成不合群的人,所以去跟随 peers 的行为。

@ROUROU

十分不能理解身边很多留学生对于潮牌的看法…身上像是堆堆乐一样,每天都穿着一个学期的学费出门上课。


我ex就是潮牌的热衷者。在某天零下几十度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只穿了件单薄的OFF WHITE卫衣的他,这个时候穿一件优衣库的羽绒服不好吗?他说,他身边的人都在穿着BOY LONDON、GIVENCHY,若是穿着优衣库,他怎么有脸出现在他们面前?

@MILEY

看到这个话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每次的同学聚会。坐看他们谈笑风生,谁创业了又赚了第几捅金,谁又已经生了二胎。感觉大家都在各自正确的轨迹上稳步前进,而自己则一直在不知名的黑洞里原地打转。

  陷入把自己和他人的比较里  

处在群体与社会之中,我们难免会把自身与他人进行比较。别人的成就与行为会在这种比较之下,无形给予我们压力,让我们不禁开始质疑自身的能力,产生不太好的心理体验诸如焦虑自我怀疑。

当人们想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观点时,通常会与和自己能力及背景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我们更难接受背景经历相似的人比我们取得的成就更多,过的更好。

@luckymilly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会把朋友圈里那些妆容精致、生活美好的女生朋友圈给屏蔽掉——这会让不怎么会打扮的她不开心。其实这种心理我很能理解,我们谁不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默默学会化妆、学会用各种美颜APP呢?


@khaili

刚到美国的时候,130斤的我发现,身边的女孩们每次出场都十分光鲜美丽。为了减肥,我曾经29天,每天只喝水度日。之后一直靠锻炼和节食维持了大概半年左右,后来因为学业压力太大,一度失控,狂吃甜食一发不可收拾,有了暴食症的迹象,体重反弹到140斤。

我花了很多时间,告诉自己这样的自己也并不糟糕。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仅仅失去了对社交的热忱,甚至在学习上,因为一点点的不顺利,也会变得暴躁不堪…

  直接解决问题  

老实说,压力不一定非得大得累计到一定的程度,才需要去想办法解决。就像肚子疼,难道你会去好好记录和感受他是为什么痛?怎么痛?还会去care痛的周期?既然痛,就去吃药,并从根本上杜绝容易导致肚子疼的食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

例如是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努力来解决的事情,例如ddl,就可以想办法一件一件地解决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教授、同伴或是学长姐咨询意见,不要拖延!不要拖延!不要拖延!

 

  清楚自己内心所向,不盲目竞争  

从上学时追求名校,到毕业后一味往大企业投简历,同侪压力让人随大流,不思考,不敢跳脱出去,做一些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它是禁锢,是无形的枷锁。我们逃不掉peer pressure,倒不如去好好利用它。

比如身边的人都想往商科咨询界挤,而你对这一行并不感冒时,你应该意识到,这完全没错。但事情并不能停留在「我喜欢的和他们不一样,所以和我没什么关系啦!」这一步,而是多问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毕业后,我不想做这些,那我想做什么呢?」「不喜欢法律的话,新闻/媒体/文学这方面,怎么样?」「为此我可以付出什么努力?」等等等等。

 

  食衣住行寓乐,选一个发泄完再继续  

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但凡感受到心理压力大,无非就是没有能力,或是没有自信自己能够去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疲倦了,需要take a little break,然后振作起来,再直面问题。

举个栗子,一旦亚历山大,心如死灰,天地难容的时候,我就会抽出1个小时,认真对待平时只要「煮熟即可」的食材。每当香喷喷的菜肴出炉后,趁还冒着热气挖一勺融在嘴里,感觉自己会又攒满了新能量。除此之外,出去跑个步,吸吸猫,打扫一下房间,都是很棒的方法呀!

说到底,「同侪压力」的关键在于「同」字。你感到压力是因为你觉得,你跟那些人是同样的人,所以他们获得的成果也是你本来可以选择但没有选择或努力争取的。


但事实不是这样。你们本来就是totally不同的人背景相似之处再多,也是完全不同的人——兴趣不同,志向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愿意为事业付出的努力不同,可以选择的捷径不同……这些不同,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远比年龄、成绩、学历的相同要重要。


愿大家都能在留学路上保持棒棒的心态:)


>>最新阅读推荐



长按扫码,获取更多留学服务☟☟☟

留学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添加小助手微信Meeeercury进入留学申请互助群。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为你准备了留学资讯与干货,留言可直接查看。

关于留学的一切都在这里

联系我们

内地总部
深圳市福田区天安科技创业园B座
400-632-8005
香港总部
香港荃湾杨屋道8号如心广场19楼
+852 62302196
最新资讯 留学干货一手掌握
你还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们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