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选校上,越来越多人会首先参考院校的排名,而软科和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最近都分别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展示了中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最为领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学。
不过,如果说的是软科,或许大家都听说过,毕竟作为世界四大权威排名之一知名度比较高,但这个CNUR是什么呢?都是「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两者有什么区别?今年各地区院校的表现又如何呢?来一起康康~
排在TOP2的依旧是清华、北大、而港中文则保住了第3名的优势,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高校今年都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澳门高校,在两岸四地中排名可谓一路提升。
澳科大连升8年,澳城大首次上榜
今年澳门高校有三所上榜,分别是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

澳门大学保持去年排名,位于第39名;而澳门科技大学依旧是澳门地区的TOP1,且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进入前20名,位于第17名。而澳门城市大学则是首次上榜,位于第89名,可见澳门对教育的投资是越来越见成效。
其中澳大和澳科大也是中国两岸四地高校中,进步最快且能一直保持趋势的两所综合研究性大学。虽然两者建校时间都不算长,但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澳大在十年间进步了33名,澳科大更是从82到17名,提升了65个名次!

港大跌出TOP5,港城大晋升前十
香港地区今年上榜高校依旧是以下这6所,均进入前50,其中港大、港中文和港城大3所高校进入前10名。

香港地区TOP1的港中文,保持去年的优势,在总榜上排在第3名,港大则从2019年的第5名跌落到第8名,主要是留学生比例、博士生学位授予、顶级论文等方面得分有所下降。
而城大从去年的第12名进步到今年的第9名,成为香港地区的TOP3。另外三所高校,科大和理大均比上年进步了一个名次,分别位于第12名、第16名,浸会则比去年稍有退步,位于第48名。
大陆地区高校表现比较稳定,前十除了清北,还有浙江大学(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和复旦大学(8)。
CNUR两岸四地排名
CNUR这份排名是由ABC RANK编制而成,依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大主指标来对中国两岸四地高校进行评估,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布了,相比去年排名体系有所不同,未将社会声誉以及设施平台等硬件指标纳入评价标准。
最终也是展示前100名高校,形式跟软科的排名类似,但ABC RANK相对来说没有软科的影响力范围那么广,但在中国教育界也会受到一定的关注。

不过这份榜单也会偏向于理工科比较强的学校,对社科文财经类、军工国防类高校整体排名不太友好。
而且香港、澳门能够上榜的学校整体都比软科的排名要更靠后一些,澳门地区上榜的只有澳门大学,排在第58名。
香港地区有6所上榜,香港大学(8),香港中文大学(11),香港科技大学(17)、香港城市大学(32)、香港理工大学(45)、香港浸会大学(74)
出现这样的差异性,主要是两个排名参考的指标有非常大的区别,CNUR主要参考的是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大指标,相当简单直接。

CNUR排名指标👆
而软科评估则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学校资源四大指标,且每个指标之下又有各种细分,所以在软科这份排名上获取的信息会相对较多一些。

但无论哪一份排名都只是纯指标排名,对于选考参考只能作为其中之一的因素,个人背景匹配度、专业优势、企业资源、毕业生就业情况、成本等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