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宣布防疫措施“加辣”,全日禁止堂食,外卖战争已经开启!
之前的政策仅仅只是晚市禁止堂食,但因为疫情持续,不少确诊个案出现在餐厅,于是港府宣布7月27日限聚令再次收紧,全日禁止堂食,以进一步减少病毒扩散的机会。
因为禁止堂食,在香港本来不愠不火的外卖行业变得异常火爆,或者说现在的情况是,商家被迫外卖营业;大家无论是在香港留学或工作,都不得不点外卖。
不过... 点外卖在内地这么方便,为什么在香港很多商家都不愿做外卖,人们宁愿排长队,也不想外卖到家呢?
好问题!迪迪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香港的客观情况,有3个猜想,继续看下去吧~
香港人为啥不喜欢点外卖?
① 因为贵啊!!
外卖能够达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当然是外卖小哥。但是在香港,人工是高得出名的,2019年整体劳工收入的中位数已经达到的每月18,200港币,是内地一线城市深圳平均工资的2倍。
疫情期间也有不少本来是坐办公室的人,被裁员后改做外卖小哥,并坦言每月挣两万多(已经高于整体劳工收入中为数),比坐办公室还赚。
昂贵的人工意味着经营外卖的成本变高了,商家也只能给菜品涨价,以及收一笔高昂的配送费,来覆盖成本。
外卖菜品比堂食的标价还贵10%左右,起送费40+,还有十几块的配送费,贫穷的我哪里敢随便点外卖啊~~~
② 因为不喜欢用电子支付
通常外卖APP都是线上付款,需要使用信用卡,Googlepay或者Apple Pay。
但是香港有好大一部分人还是习惯用现金和八达通,特别是老一辈的人。
突然改变这一群人的消费习惯,这就像教自己的爷爷奶奶用手机一样难。接电话都困难,更何况要点外卖。
③ 因为比起家里更喜欢在外面吃饭
香港的美食遍布大街小巷,街边随处可见美味小吃。
吃夜宵的大排档就更是热闹。
大家偏向于堂食,是因为享受堂食热闹的气氛;
俗话说“饱吃不如宽坐”,香港的房子小的出奇,有的人只是单纯不想回到拥挤的家里吃饭而已。
以至于禁了堂食以后大家在街边、公园就地进餐。
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下班之后连能坐下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冒着30度的高温,蹲在街边吃饭......想想还是挺心酸的。
现在全日禁止堂食和2人限聚令双重出击,小伙伴们就算是再喜欢堂食也只能忍忍了。
需要在香港居家隔离的小伙伴,因为福利署人手有限,送餐没办法惠及每家每户,隔离期间外卖应该也是吃饭的选择之一。
那问题来了,香港外卖哪家强?怎么点最实惠呢?
香港外卖哪家强?
香港外卖三巨头:foodpanda、Dliveroo、Uber EATS
外卖就认准这三家了哈~虽然都是我们在内地没有用过的,但他们在美国、澳洲、澳门、台湾等地区已经非常普及。
三个APP对比起来,大家各有优势:
✔ foodpanda优惠活动最多,运费最低;
✔ Deliveroo涵盖的美食类型最多;
✔ Uber EATS不设最低消费。
使用过这几大外卖平台的小伙伴们说的最多的还是:
外卖挺方便的,除了贵没有其他毛病。
香港一顿外卖均价100港币上下,想想内地10几块的外卖还是心好痛。。。
问题又来了,怎样点外卖可以省钱呢?
可以在点外卖的时候选择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店,选择自取。这样菜品就和堂食价格一致,而且没有配送费,也不需要去餐厅排长队。
在家隔离没法出门的小伙伴,点外卖就不得不出配送费了,原则上还是找离自己比较近的店,这样配送费会低一些。
大家还可以搜一搜优惠码,关键词就搜“xxx平台优惠码”,谷歌上就能搜到。其中的优惠有折扣优惠,还有返现优惠,因为需要凑的金额比较大,适合约上同事和室友一起拼单更划算。
点外卖的心理准备
香港的外卖还是个孩子,点外卖之前得有点心理准备~
送多一份,送少一份,常有的事,当做惊喜就行;
有可能会遇上来自泰国、印尼的外卖小哥,不巧粤语、英语、普通话都不太行,送不送得到就看默契了;
订单信息一定要确认好了在付款,因为APP还没有智能到可以中途修改......
乐观点想想看,经过这段时间禁止堂食,应该会有助于加速外卖行业的发展,也许到时候在香港点外卖,价格能更合理,体验能更方便。
也许这个意外可以推动一波香港外卖行业?